
突发性耳聋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
突发性聋的病因不明,很多致病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性聋,目前获得广泛认可的主要有病毒感染学说、循环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以及膜迷路破裂学说等。
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表现
1.耳聋
多为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方达到最低点。
2.耳鸣
可为始发症状,大多数患者可于耳聋时出现耳鸣,但耳鸣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听力可以提高,但耳鸣可长期存在。
3.眩晕
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可与耳聋同时出现,或于耳聋发生前后出现。
4.其他
少数患者可有耳闷堵感、压迫感或麻木感。
突发性耳聋应做哪些检查
1.查体
鼓膜检查未见明显病变。音叉试验提示感音神经性聋。
2.辅助检查
(1)听力检查纯音测听:听力曲线一般显示中重度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呈高频下降型。声导抗检测:鼓室压力曲线正常。耳声发射及耳蜗电图提示蜗性损害。
(2)前庭功能检查一般于眩晕缓解期进行,常用冷热交替试验结合眼震电图描记,试验结果可能正常、减退或完全消失。
(3)影像学检查颞骨CT、内听道MR提示内听道及颅脑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突发性耳聋的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查体与听力学检查的结果,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听力下降后,可做出临床诊断。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突发性聋治疗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开始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该在发病后7~10天内尽早治疗。
1.溶栓和抗凝药物
突发性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红细胞聚集和血浆黏稠度也呈显著升高,提示血液黏滞度在突发性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神经营养类药物
神经营养类药物具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已经成为治疗突发性聋的主要药物之一。
4针刺治疗。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针灸治疗耳鸣耳聋见效快、无任何副作用。耳鸣耳聋从西医角度来讲就是内耳微循环障碍,导致内耳缺血缺氧,引起内耳听觉毛细胞变性、坏死,造成耳鸣和听力下降。从中医角度讲就是气滞血瘀,采用针刺治疗耳鸣耳聋 ,以调理经络气血为基本法则 ,针灸后入静能大大提高经络感传现象和经络敏感人的出现率。
高留华主任发明了治疗耳鸣耳聋的新穴位聋鸣一号、聋鸣二号、聋鸣三号,和快速无痛针刺法,一般扎15个穴位,治疗范围是3岁至80岁的患者。此手法应用于临床40年,疗效显著。
5.电针治疗。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过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者刺激相结合,大大提高疗效。
电针治疗耳聋、耳鸣是脉冲电磁场直接介入患者中耳及内耳,电波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通透性,改善耳蜗供血,有利于恢复耳蜗的正常生理功能。
突发性耳聋的预防
由于突发性聋病因尚不明确,并无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作为一般性的预防,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
2.勿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悦。
3.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咖啡等带来的刺激。
4.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对于已经患突发性聋并且治疗后患耳仍然不具有实用听力水平的患者,除上述建议外,还建议特别应该保护健侧耳:①避免接触噪声;②避免耳毒性药物;③避免耳外伤和耳部的感染。